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Total Cost Control),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旨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阶段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相较于传统成本管理,全面成本控制在深度、广度和指导思路上都有显著提升,强调相对成本节约、扩大成本控制范围、延长成本控制时间跨度,并注重发挥成本控制的效能。

原理概念

理论基础

全面成本控制的理念是以企业财富最大化为目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构建管理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模式。该体系涵盖了成本控制方法、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奖惩办法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目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结合。

控制内容

全面成本控制包括三个方面:全部成本控制、全过程成本控制和全员成本控制。其中,全部成本控制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成本,包括物料、人工、费用等各个方面;全过程成本控制则覆盖了产品设计、工艺、采购、制造、销售、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全员成本控制则是动员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工作中来。

实现途径

全过程成本控制

全过程成本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它将成本控制的触角从前端的产品规划延伸至后期的用户使用,涵盖了一切可能影响成本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前馈控制、实施控制和反馈控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控制闭环,通过对不同阶段的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不断调整和改进成本控制策略,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全系统成本控制

全系统成本控制是基于系统论的理论,建立了以财会部门为核心,跨部门、跨层级的责任实体体系,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上下联动的成本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通过责任和目标的层层分解,激发了各层级、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了系统的协调运作。

全指标成本控制

全指标成本控制是基于控制论的理论,根据不同责任层级的特点和职能,采用了多种量化指标进行控制。这种方法综合利用了现代会计技术和管理工具,如盈亏平衡点、经济订货量、边际分析法等,以实现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的统一。

实施过程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全面成本控制的实施首先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这些标准应当基于历史数据,考虑到实际运营的情况,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励员工的努力和创新。

差异调查与成本否决

在成本控制标准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差异调查和成本否决。通过对比实际表现与标准,识别差异的原因,并据此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达成成本控制的目标。

完善考核体系

为了保障全面成本控制的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考核体系。这一体系应当包含多个层面的考核和评估,以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成本控制报告与分析会议

全面成本控制的成功实施还需要配套的成本控制报告制度和定期的成本分析会议。这些报告和会议有助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推动持续的改善和进步。

参考资料

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 .2024-10-28

全面成本控制 .全面成本控制 .2024-10-28